
文章时间:2025年03月10日
引导语:2024年9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将被纳入全国碳市场。方案提出分两个阶段推动市场建设,启动实施阶段(2024—2026年)和深化完善阶段(2027年—)阶段。2024年是首个管控年度,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约工作。
水泥行业作为高碳排放行业,参与碳交易市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今年2025年,水泥企业如何获得碳减排收益?降低燃料成本?
一、水泥行业碳排放情况
【总量】根据中国水泥协会统计数据,2021年全国水泥产量23.77亿吨,水泥行业碳排放总量约13.45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3%左右,是仅次于电力行业(40%)和钢铁行业(14%)的第三大碳排放行业。
水泥行业的碳排放主要有燃料排放(化石能源)、过程排放(碳酸盐分解)、间接排放(电力),其占比分别大约是35%、60%、5%。那么燃料排放总量大约为:4.7亿吨。
水泥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后,预计碳配额发放前期还是以免费为主,后期免费碳配额将逐年递减甚至可能取消,并且碳价逐步攀升,水泥企业的履约成本会随之增加。
假设免费配额取消,按照水泥熟料二氧化碳排放强度844kgCO₂/t熟料和全国碳排放配额成交均价68.15元/吨,可以测算出熟料生产企业的履约成本将要达到57.52元/吨熟料。(数据来源《水泥工业》)
因此未来水泥企业的减碳优势将直接转化为成本优势,从而可进一步激励企业增加减排投入。
二、碳交易收益获取路径
1. 配额管理策略
基准线法分配:根据行业碳排放基准值(如吨熟料CO₂排放量)获得初始配额
富余配额出售:实际排放量<配额时,差额部分可交易(2023年全国碳市场均价60-80元/吨CO₂)
缺口配额采购:排放超标时需购买配额,倒逼减排技术升级
下图为各试点碳市场配额分配情况:
2. 开发碳资产项目
① 申请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
● 使用《替代燃料应用方法学》开发减排项目
● 每替代1吨标煤≈减排2.64-2.77吨CO₂(需第三方核证)
● 按当前CCER重启预期价格(50-70元/吨),万吨替代燃料年收益超百万元
② 参与地方碳普惠
如广东碳普惠机制,固废燃料替代可申请地方减排认证。来源《广东省碳普惠交易管理办法》
三、固废替代燃料碳减排核算方法
1、基准线确定
原燃料排放量 = 煤炭消耗量 × 排放因子
煤炭排放因子:2.64-2.77 tCO₂/t标准煤(IPCC)
电力排放因子:0.5703 tCO₂/MWh(2023年全国电网平均值)
2.、项目排放计算
替代燃料排放量 = 固废燃料量 × (生物质碳占比 × 0 + 化石碳占比 × 排放因子)
需通过燃料成分检测区分生物质/化石碳含量,如RDF燃料含60%生物质碳,则仅40%计入排放。
但在最新的政策中,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水泥熟料生产》(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替代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不统计在熟料生产核算范围内,相当于将替代燃料视为零碳燃料,显示出对替代燃料产业发展的明确支持。
3、减排量公式
ΔE =(基准排放 - 项目排放) - 泄漏排放
泄漏排放:运输、预处理等新增能耗产生的排放
4、 案例分析(以下为理想数据计算)
某水泥厂年替代5万吨煤炭(热值5000-5500kcal/kg)下的碳减排收益:
● 消耗RDF替代燃料料:以RDF替代燃料热值4000 kcal/kg与入窑替代率0.9来算,需要7.6万吨RDF替代燃料。
● 基准排放:5万t × 2.64 = 13.2万吨CO₂
>> 按60元/吨CCER价格计算,不计算固废碳排放,年收益:13.2万×60=792万元。
四、RDF替代燃料制备
RDF替代燃料处理具有天然的减碳属性,还具有降低煤炭等化石能源成本的属性。当下由皮革边角料、废布纺等工业固废制备而成RDF替代燃料,热值甚至达到了4500 kcal/kg,成本却仅为煤炭的一半不到,这使得具有固废RDF替代燃料制备中心的水泥企业,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以更低的能源投入获取相当的动力支持,极大地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中山斯瑞德环保科技深耕固废处理行业十多年,针对目前主流的RDF原料,如废布纺、皮革边角料、废塑料、纸厂轻渣等不同柔韧性、湿度的物料进行多项实验,围绕燃料入窑需求,不断改进与优化设备,以 “碎更细、分更快、选更准”的理念,推出了兼容各种固废垃圾的工业固废RDF替代燃料制备系统。
工业固废RDF替代燃料制备系统
● 出料尺寸:30-120mm;
● 燃烧热值更高、危害元素更少;
● 入窑燃烧的热损失系数更低、对水泥窑波动和水泥品质影响更小。
通过构建“替代燃料技术+碳资产管理”双轮驱动模式,水泥企业不仅能降低履约成本,更可创造新利润增长点。从全球化碳减排发展的维度来看,建议水泥企业优先开展碳盘查、方法学备案、交易账户开设等基础工作,把握2025年水泥行业CCER启动窗口期。